高端酱酒的“稀缺”属性,已经开始慢慢蔓延到次高端层级。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提升,“喝好酒”的健康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对品质好酒的需求愈加明显,再加上产品价值、消费之外收藏投资等多层次潜力空间的融合,酱酒的风头越来越盛。
以青花郎和飞天茅台为例的高端酱酒,在市场表现不断走高,与此同时,近期市场传出的次高端价格带的增长空间持续放大,不少次高端产品也出现了断货现象——坚守450-700元次高端的酱香白酒市场的红花郎最近就因需求量变大而卖断货了。
很多行业类媒体走访不同地区的红花郎经销商们获悉:红花郎变得紧俏起来。
“现在不少消费者主动打听、购买红花郎。上一批红花郎货就卖得很快,但是厂里严控发货配额,自己正准备打款,争取下一批货能早点到”。
尤其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很多婚喜宴安排用红花郎招待,所以这也让红花郎有望在宴席上迎来一波小高潮。
除了酱酒市场需求量增大,郎酒红花郎稀缺紧俏,也受到部分企业配额调整关系,4月13日,郎酒销售公司下发的《关于青花郎事业部4、5月发货配额及调减部分经销商计划的通知》中,对二季度的53度青花郎、53度红花郎(15)、53度红花郎(10)做出最新安排。
即4月按审定发货配额严格执行,5月发货配额按4月的发货配额减半执行,不接受配额外发货申请。同时,公司调减了32家经销商的年度合同计划。
不少经销商表示,企业对配额的调控,也会影响他们“惜售”:虽然目前企业调控量级也是根据去年销售量整体制定。但鉴于次高端产品的向好趋势,红花郎在市场上本来也很好卖,还是不少人就有“细水长流”的打算。
也因此,有人认为企业的配额调控提拉市场近期热度,业内则表示不然:
就酱酒行业发展趋势,高端酱酒、次高端酱酒因为酿造、储藏时间的硬性指标,产量本来就处于限制状态,随着市场对品质酱酒需求提升,近年市场酱酒销量增加,对原有的存量消耗的情况下,让酱酒的稀缺性从高端逐渐开启向着次高端产品转移,这是正常的现象。
众所周知,酱酒工艺繁杂,原酒还需要长时间的储藏,所以产量还会受到生产周期、出酒率、核心产区等多重限制,主要是储藏的时间成本,以青花郎为例,现其原酒储藏时间要达7年以上,就是定位次高端酒的红花郎,也需要五年才能出厂。
郎酒早于前两年就意识到这点,基于保障郎酒酱香酒的更好品质,郎酒也早就提出快生产,慢销售,存老酒,以此确保追求品质,也为发展作更长远的打算。
虽然在天然壁垒下尽可能的加大产能提升,但其规划增加的产能,更多的是转换成老酒的储备量。
去年,郎酒耗时8年建立的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启用,未来几年整体酱酒年产量将达到规划的5万吨,但产量不等于销售,未来3-5生产的原酒,要再等上5-7年才能到达市场。
所以郎酒的的规划中,2020年酱香产品限量1万吨,之后每年新增1000吨,而且主力增加在青花郎和红运郎等核心产品。
因此无论是经销商,还是终端客户对红花郎的“稀缺紧俏”,有着共识性的认知。
尤其是随着青花郎“赤水河左岸 庄园酱酒”战略新定位的实施,更高品质的红花郎不仅将为青花郎提供有力托举和广泛的消费者培育,同时也将最大限度地承接高端酱酒的消费溢出。
所以说,红花郎“货不够卖”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